逢年過節吃的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為原料,添加不同的輔料制成的節令食品。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咸皆有。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后來才成為春節食品。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年糕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煙酸、鈣、磷、鉀、鎂等營養元素。
年糕,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我國多地區都有食用年糕的習慣。它有紅、黃、白三色,象征金銀,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不但味道香甜可口,而且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煙酸、磷、鉀、鎂等健康元素,具有健身祛病的作用。
1.補充營養
年糕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鈣、鐵、磷等。其中磷元素可協助淀粉與脂肪代謝,提供熱量,恢復體力;豐富的B族維生素可以促進食欲、改善神經系統。
2.緩解尿頻
年糕的收澀作用明顯,祖國醫學認為,年糕有收澀、止汗等功效。因此,有尿頻、經常出虛汗的朋友,可以經常食用年糕,既可防病又能強身。
3.補脾暖胃
年糕性溫平,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故古語有“年糕粥為溫養胃氣妙品”。
4.補中益氣
年糕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瀉、調理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對脾胃虛弱、產后多汗、產后痢疾等癥狀有舒緩作用,而對于體虛產生的盜汗、血虛、頭暈眼花也有改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