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補腎常吃點杜仲效果好,杜仲其味甘,性溫。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沖任、固經安胎的功效。 可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軟無力,肝氣虛引起的胞胎不固,陰囊濕癢等癥。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
性味
1.《本經》:“味辛,平!
2.《別錄》:“甘,溫,無毒!
3.《藥性論》:“味苦!
4.《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甘,溫。歸肝、腎經!
歸經
1.王好古:“肝經氣分!
2.《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腎經。”
3《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
功效主治
杜仲具有補肝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高血壓、安胎的功效。
杜仲對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和泌尿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調節作用,杜仲能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
1.《神農本草經》: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
2.《藥性論》:治腎冷臀腰痛,腰病人虛而身強直,風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3.《日華子本草》:治腎勞,腰脊攣。入藥炙用。杜仲的圖片(20張)
4.《玉楸藥解》:益肝腎,養筋骨,去關節濕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攣。
5.《本草再新》:充筋力,強陽道。
6.《本草綱目》:杜仲色紫而潤,味甘微辛,其氣溫平,甘溫能補,微辛能潤,故能入肝而補腎。
7.《本草經疏》:杜仲辛甘具足,正能解肝腎之所苦,而補其不足者也。強志者,腎藏志,益腎故也。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者,祛腎家之濕熱也。
8.《本草匯言》:然色紫而燥,質綿而韌,氣溫而補,補肝益腎,誠為要劑。
9.《藥品化義》:杜仲,沉下入腎,蓋腎欲堅,以苦堅之,用此堅腎氣,強壯筋骨,主治腰脊酸疼,腳膝行痛,陰下濕癢,小便余瀝。
10.《本草求真》:杜仲,入肝而補腎,子能令母實也,且性辛溫,能除陰癢,去囊濕,痿痹癱軟必需,腳氣疼痛必用,胎滑夢遺切要。若使遺精有痛,用此益見精脫不已,以其氣味辛溫,能助肝腎旺氣也。胎因氣虛而血不固,用此益見血脫不止,以其氣不上升,反引下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