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偏高指的是尿液中含有的蛋白質量增多,蛋白質進入尿液后從尿道排出,從而形成了蛋白質。尿蛋白越高說明腎臟濾過功能越差,這是衡量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
1.當腎小球、腎小管發生病變
當腎小球、腎小管發生病變時,如各期腎炎、腎病以及高血壓發生腎動脈硬化時,均可出現尿蛋白高。
2.腎臟疾病
患上腎臟疾病后,患者的腎臟濾過功能出現問題,蛋白質沒有被人體完全吸收。腎臟出現回吸收的功能下降癥狀,蛋白質就會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出現尿蛋白高的情況。
3.細菌性感染
各種細菌性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敗血癥等亦可出現尿蛋白高。
4.非感染性疾病
如腎結石、多囊腎、腎淀粉樣變性以及休克、嚴重肌肉損傷、發熱、黃疸、甲狀腺功能亢進、溶血性貧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現尿蛋白高。
1.藥物治療
常規的西醫是應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如強的松和環磷酰胺等藥物治療,這類藥物的作用是抗炎功能,這些藥物能夠對于尿蛋白高的病人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如果情況嚴重的話,可能就需要進行相關的手術來治療,要在醫生的安排下進行治療。
2.控制蛋白質攝入量
根據醫生和相關專家的建議,如果是高尿蛋白的腎病患者,應該控制蛋白攝入量,但是劑量不能太多,每天在50到70克之間是最合適的,不然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并且不能夠吃各種腌制食品,比如泡菜之類的,更要少吃味精和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