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臥室環境有助于預防失眠,良好的睡眠環境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入睡,促進深度睡眠。你的睡眠環境合格嗎?臥室的隔音效果、光線環境等都對于我們的睡眠有影響,如果在噪音太大的環境里肯定不會睡好。
1、隔音效果差是影響睡眠的首要因素
噪音對人體的直接危害表現在:破壞人體神經,使血管產生痙攣,加速毛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加快衰老期的到來。在臨床診斷上:病人的外在表現是整個人情緒不好,煩躁不安,說話聲音很大;最常見的病癥是耳鳴、耳痛、聽力下降、頭昏、頭痛和噪音性耳聾;對于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嬰幼兒來說,噪音危害尤其明顯。經常處在嘈雜環境中的嬰兒不僅聽力受到損傷,智力發展也會受到影響。由于噪音造成的是感音神經性損傷和毛細胞損傷,很難對其進行修復。
2、太強的光線不利于好睡眠
在睡眠狀態下,暗光能夠促進睡眠,過強的光線會令人難以入睡。研究發現,強光還能夠刺激人的視網膜,使其產生神經沖動,從而誘發大腦的異常活躍,無法入眠。如果一個人連續三天在強光的照射下睡眠,就會產生神經系統紊亂,常時間如此,會引起失眠甚至精神失常。所以,黑暗環境最有利于睡眠,如果不能適應黑暗環境,那么就選擇比較暗的光線環境。
3、環境溫度對睡眠的影響
(1)人體自身的溫度
正常人體的溫度在36℃至37℃之間,保證正常的體溫也是良好睡眠的前提。
(2)天氣溫度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睡眠
夏季氣溫過高,機體表面潮熱,會令人煩躁、失眠。冬季過于寒冷,就會令人神經興奮,而導致失眠。研究表明,人處于21℃至24℃的環境中,使人感到舒適,更有利于睡眠。中醫養生學指出:“棲息之室,必常雅潔,夏則虛敞、冬則溫密。所以,恒溫的條件下休息,才是睡眠養生的好方法。
4、環境濕度應避免太濕或太干
還有一項可能會影響睡眠舒適度的因素就是“濕度”。濕度不會直接影響睡眠,它通常會改變個人主觀的身體感受,進而干擾整體的睡眠品質。
睡眠環境的最佳濕度50%~65%,現代人通常可以利用空調、自動除濕機、或是冷暖氣機來調整室內的濕度,避免環境中有太濕或太干的情形。另外,穿著吸汗性佳的睡衣也有助于身體周圍適宜濕度的維持。
5、清新的空氣有助于提升睡眠品質
臥室內空氣要盡量保持流暢,因為空氣不流通容易產生異味、悶熱感、甚至降低室內的氧氣濃度,會讓人產生不舒適的感覺。藉由打開窗戶產生空氣對流,或是利用空氣清凈機維持室內空氣的清凈,對提升睡眠品質有絕對的幫助。尤其是有呼吸系統問題的患者,筆者建議更應該要注意睡眠環境的空氣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