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50克,淮山100克,糯米100克,冰糖25克。制作方法:將扁豆洗凈去雜,切末;淮山刮皮切丁;糯米淘洗干凈備用。鍋內加水煮沸后,下糯米、扁豆、淮山煮稠,放入冰糖和勻即可食用。功效:白扁豆味甘,性微溫,有健脾化濕,利尿消腫,清肝明目等功效。淮山味甘,性平,歸脾、腎、肺三經。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作用。主治:白帶過多,五更泄瀉,消渴等癥(糖尿病患者冰糖改蜂蜜)。
2、清帶湯治婦女赤白帶下
生山藥30克,生龍骨(搗細)18克,生牡蠣(搗細)18克,海螵蛸(去凈甲,搗)12克,茜草9克。水煎服。加減:單純赤帶,加白芍、苦參各6克;單純白帶,加鹿角霜、白術各9克。功效:健脾固澀止帶。主治婦女赤白帶下。 (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3、山藥土豆湯治閉經
山藥30克,土豆30克,黑豆30克,雞血藤50克,牛膝10克,先將雞血藤、牛膝煎水1小時后,去渣,加入山藥、土豆、黑豆煮至熟爛,加入紅糖適量服用。功效:補益肝腎。適用于肝腎不足型閉經,癥見月經超齡未至或初潮較遲、量少色淡紅,伴頭暈耳鳴、腰酸膝軟、潮熱汗出、五心煩熱,舌質紅,苔少,脈細弦。
4、山藥內金散治經閉(干血癆)
干山藥90克,雞內金9克。用法:共研細末,每日2次,每服6~9克,開水送下。(中醫研究院編《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
5、山藥山萸粥治崩漏下血
山茱萸60克,山藥3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制作方法:將山茱萸、山藥煎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煮成稀粥。用法:每日分2次,早晚溫熱食。功效:補腎斂精,調理沖任。適用于腎虛型崩漏。
注意事項:因熱致病者忌服。
相關閱讀:山藥的營養價值與功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