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虛者少吃蘿卜
由于蘿卜有下氣和消滯的作用,因此對于脾胃虛弱(表現為胃納不佳、大便溏瀉),并且沒有積滯的人來說,最好不要經常吃白蘿卜。因為過多的行氣,就有耗氣的可能,這會使脾胃虛弱的狀態無法好轉,甚至加重虛弱的情況。
2、勿和黨參、黃芪同食
“很多人都認為,蘿卜有解藥的作用,吃中藥的時候不要吃蘿卜,其實這是一個誤區。”醫師說,“從中醫理論來說,蘿卜和其他中藥沒有相畏的情況,因此不存在對其他中藥的影響!钡,由于蘿卜有“下氣”和“消滯”的作用,中醫認為,行氣太過則容易破氣,因此,吃蘿卜會對補氣類藥物(如人參、黃芪)的補益作用,存在著一定的妨礙。加上,廣東人經常會用黨參、杞子、黃芪之類藥材煲湯,以達到滋補作用,此時就不要再吃蘿卜了,除非你不需要那些藥材的滋補作用。
3、老慢支、哮喘患者,別吃蘿卜
蘿卜性涼,味辛、甘,清熱化痰生津。由于性偏涼,因此,那些以虛寒為主要表現的咳喘(痰白、質稀或泡沫痰)最好別吃蘿卜,因為本身體質較弱的話,吃偏涼的食物肯定會加重病情,甚至會誘發哮喘急性發作。另外,像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患者的病程較長,體質以“脾腎虧虛”為主,因此也不適合食用蘿卜以祛痰。當然,即便是老慢支急性發作期,痰多、色黃、質粘時,蘿卜還是可以作為輔助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