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進行針灸治療,通常是不會出血的。偶爾有患者在針灸治療結束其中以后針刺部位會有少量的出血。主要是因為針灸針對穴位局部的靜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傷所導致的。這種出血通常會自然停止,出血量很小,對治療沒有影響。
針灸如果操作不當,碰觸血管,會出血,尤其人體的毛細血管比較豐富,針刺過程中碰到毛細血管的概率比較高。如果輕微出血不需要緊張,拿消毒棉球加壓針孔止血就可以,不會留下后遺癥。如果出血比較多,形成一種皮下血腫,會引起病人恐慌,但可以先用冰塊先做冷敷處理,先用冰塊冷敷處理以后,可以迅速控制住出血,再用熱水袋或者熱毛巾促進局部瘀血消散。對于出血量少的出血,不要緊張,屬于針刺過程中的一種正常反應,但在針刺過程中,針刺前盡量要仔細觀察病人皮膚,盡量避開大的血管和神經,避免出血量大引起的惶恐。
針灸專門有一種方法叫做放血療法,對熱性病效果比較突出,專門用于放血,因為放血有清熱解毒、涼血瀉熱的作用,而且瘀陳則除之可以祛瘀生新的作用,所以用于專門放血的療法用的也比較多,如有顏面部,是身體各部位有癤、癰,拿相關的針具三棱針、鋒鉤針放血以后可以起到腫消痛止、疙瘩消散的一種作用,還能夠放膿,膿去以后病就會痊愈,專門用于放血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