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里面也講到:“蜚蠊,主血瘀,癥堅、寒熱,破積聚。”而所謂的“癥堅”、“癥瘕”、“積聚”,指身體里的一些腫塊,其中包括增生、結節、囊腫等,也包括了“腫瘤”。
關于美洲大蠊抗腫瘤作用的研究,更是成為了腫瘤學界的熱點。許多科研機構和醫學院校對美洲大蠊抗腫瘤作用做了系統研究,發現: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體外對慢性髓源性白血。↘562)、原髓細胞白血。℉L60)、小鼠白血。≒388D1)細胞株,鼻咽癌(CNE)、肺癌(A549)、口腔上皮癌(KB)細胞株,卵巢癌(HOB910)、宮頸癌 (Hela) 和前列腺癌(PC3)細胞株,食管癌(Ecal09)、胃腺癌(BGC823)、結腸癌(LS174T)細胞株具有生長抑制作用體外對胃癌BGC-823細胞的抑制作用與順鉑(DDP)相似,且呈時間和濃度依賴關系。美洲大蠊提取物對小鼠Lewis肺癌和3LL肺癌瘤組織的生長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促進腫瘤細胞凋亡。
化療是癌癥治療中最常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方法之一,雖然化療藥物對腫瘤細胞有較好的殺滅作用,但是化療藥物在殺滅腫瘤細胞時,也損傷了機體的正常細胞,引起嚴重的毒副反應,甚至患者被迫中斷治療,導致治療失敗。中藥可以減緩毒性,恢復身體機能,與細胞毒類藥物的聯合用藥就顯得十分關鍵。美洲大蠊具有高效低毒作用,和其他化療藥物聯合應用,實現化療協同、增效、減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