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素影響
大多數情況下,月經都是在卵巢排卵之后的兩周左右才來,在卵巢排卵以后就會漸漸產生出黃體,而黃體能夠分泌出孕激素。若是孕激素產生太多的話,就會使子宮頸進行強烈的收縮,從而使子宮里面的經血往外面流。由于子宮里面的經血太多,會刺激到子宮,并且引起強烈的子宮恥縮,從而引起疼痛。
2、精神因素
有關精神因素與痛經的關系,歷年來一直在討論中,結果不一致,有人認為,痛經婦女精神因素也很重要,常表現自我調節不良,比較壓抑、焦慮和內向,嚴重痛經者比無痛經者在興趣情緒等方面更具女性化特點。也有人認為精神因素只是影響了對疼痛的反應,而非致病性因素。
3、分娩因素
分娩也是原發性痛經的一個重要因素,有過足月妊娠分娩史的婦女痛經發生率及嚴重程度明顯低于無妊娠史及有妊娠但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者。因為,近足月時,子宮支配平滑肌細胞的腎上腺素能神經幾乎全部消失,子宮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也降低。
產后,這些神經末梢僅部分再生,子宮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不能恢復到孕前水平。這種足月妊娠后子宮神經肌肉活性的改變,可以解釋足月產后痛經減輕或消失的原因,但流產者無上述改變。
4、婦科病
宮頸管狹窄、子宮發育不全、子宮位置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癥、宮腔粘連、盆腔感染等均為女人病。一旦患有上述任何一種疾病,也意味著你將碰上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