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的治療方法,需結合病情嚴重程度、疾病類型分析。如癥狀輕微,可通過食療養胃,如多食用粳米粥、栗子粥、百合粥等。并配合針灸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有溫中散寒功效。病情嚴重時可口服保護胃黏膜、促進胃動力藥物,或采取手術治療。
1、飲食治療
胃病可通過食用粳米粥、百合粥、栗子粥、懷山藥粥等藥膳調理。并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少吃多餐,忌暴飲暴食,忌吃辛辣、油炸、煙熏、生冷寒涼食物。
2、針灸治療
可辨證取穴針灸,緩解不適癥狀。脾胃虛弱時針灸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溫中散寒;胃陰不足時,可對內庭穴、血海穴、三陰交穴等針灸,養陰清熱、益肺止痛;寒邪犯胃時針灸神闕穴、胃俞穴、梁丘穴,溫胃散寒、行氣止痛。
3、藥物治療
胃炎及胃潰瘍可保守治療,如服用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等保護胃粘膜,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促進胃動力;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時,可用兩種抗生素,如抑酸藥和粘膜保護劑。
4、手術治療
胃息肉可通過微創手術切除;胃癌可進行內鏡手術、根治性手術、姑息手術、減瘤手術等。
相關閱讀:山藥的營養價值與功效作用